央行今日宣布降准。
据测算此次降准释放资金7000亿元。
降准自7月5日起实施,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不觉意外,尽管释放资金幅度是比前几次大多了。各位如果记得周三“愉见财经”给大家推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金融稳定运行,增强市场信心》,其实我们已经提前预判了一个转变:
在永远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之下,我们的智慧,是体味其“偏向”,往偏紧里走、还是往偏松里走。现在,从周三国务院常务会议透露的信号来看,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之下,在从股到债,市场爆雷不断的“剧痛”之下——“偏紧”终于是结束了。
(预告:对于眼下钱紧到哀鸿遍飞的市场,又一AA级地方政府平台要违约,明后天记得来,愉记要爆料。)
细细来品,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于流动性的定调为“合理充裕”。而之前的用词是“合理稳定”。一字千金,可见一斑。
归纳一下过往,这一流动性的定调变化如下:
- 2014年四季度~2016年三季度,定调“合理充裕”/“充裕”,股市经历过过山车,债市经历了牛市,房价经历了“蹭蹭蹭”;
- 2016年三季度~2017年三季度,定调“基本稳定”,股市倒是稳步小幅往上;债市大熊;一线城市房价被活生生“冻”住;
- 2017年四季度~本月前,定调为“合理稳定”,加之“去杠杆”的痛苦期,股痛,债痛;上海的二手房价实际已经下跌,还难抛,不信你抛套二手房试试看,不降价根本抛不出了;
- 现在进入了“合理充裕”。后面会发生什么,“愉见财经”陪你一起继续观察吧。
对于降准的方向性(支持小微企业、支持债转股、不支持“明股实债”和“僵尸企业”),后文为大家附上央行网站刊的答记者问原文。
最后说三句话:
这么再降一次(今年第三次降准)本身,其实也就是对冲前期紧信用,再不缓一缓,其实会垒起金融风暴压力。
虽然已经三次,但年内还有降准空间,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接受网易采访时表示,如果按照每次0.5%的降准幅度,年内至少还有两次降准。
国泰君安的“利率周报”里写了一句分析,我觉得挺生动也在理,所以干脆拉来当当标题党了:“梅西不是阿根廷救世主,降准也不是经济救世主”。光有降准还是不行,政策还需打好组合拳,后续财政扩张等积极信号可能会逐步看到。不过,短期内政策不协同,经济矛盾还难以得到缓和。
今年降准背景:
1月25日,首次,定向降准,释放4500亿元;
4月25日,第二次,定向降准,置换9000亿元MLF同时释放增量资金4000亿元;
本次,定向,释放7000亿元。
![]()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愉见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