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经济 

贵州红花岗区:实施“五老”工程打通“最后一公里”

时间:2014-08-26 来源:阿妹 责编: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红花岗区立足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着力提升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实施“五老”工程,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一是“老有所养”工程。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采取民办公助、扶持培育等方式已建成4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养老服务平台日均可服务老年人1000人以上。

二是“老有所乐”工程。建立老年人爱鸟协会、书法协会、摄影协会、戏曲协会、夕阳红艺术团等老年团体组织、协会108个,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老年人之间情感上的交流。

专家美炒作中国洲际导弹因担心中美核威慑趋向对等
专家美炒作中国洲际导弹因担心中美核威慑趋向对等
其中,“夕阳红”独竹漂表演队伍,在2007年11月代表贵州省参加在广州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获得表演金奖。

三是“老有所助”工程。在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深入开展 “送温暖?送关怀”活动。深入开展“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关爱百万空巢老人”、“春晖行动”等助老活动。听听

银行财经贵州红花岗区实施“五老”工程打通“最后一公里”

去年以来,将全区6000余80周岁以上老年人纳入高龄补贴保障范围,按月发放30元至200元不等的高龄生活补贴,把关心高龄老人做到实处。

四是“老有所医”工程。逐步建立健全以社区(村)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依托的老年医疗、健康服务网络,积极开展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医疗服务、康复指导、家庭护理、饮食起居、健康教育与健康监测等多种形式爱老、助老服务活,形成了老年人就医“小病不出社区(村)、大病速进医院”的服务格局。

五是“老有所为”工程。各镇(街)建立关工委15个,吸收老干部、老军人、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五老”人员志愿者上千人,组织他们积极加入到社区(村)工作中,担任社区(村)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辅导员,协助社区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等,充分发挥老年人余热。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党建云平台供稿 )

相关阅读

近日,第二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马云、马化腾和李彦宏齐聚一堂。作为一个偏向B端行业的大会,智博会呈现出来的[详细]
怎么买车最优惠?关键是选准时机。现在好消息来了,在车辆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月底到期之前,12月23日至25日,由宿迁日报社[详细]
伴随嫩北农场爱心超市社会化、人性化、制度化三项制度的良好运转,爱心超市在农场临时救助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民政部门[详细]
据国务院医改办透露, 2016年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筹资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人均新增40元中的10[详细]
中新社广州12月5日电 (王华 李洁)世界中文媒体发展论坛暨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49届年会5日在广州开幕,主题为世界形势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