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经济 

:人民日报:“冰桶挑战”让慈善变酷

时间:2014-08-26 来源:娜娜Rain 责编:
原标题:人民日报:“冰桶挑战”让慈善变酷

   新兴媒体的发展、互联网思维正成为慈善的催化剂、助推器

   一场名为“冰桶挑战”慈善活动正在击鼓传递。活动要素有二:第一,自己把一桶冰水从头浇下,点名他人进行同样的挑战,对方如果不接受,就要给“渐冻人症”公益协会捐款;第二,浇水和提出挑战的视频都传到网上,加大传播范围。

   在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等名人之后,雷军、罗永浩等企业界人士也纷纷体验了一把“透心凉”。不过,一桶桶冰水浇下来,也溅起了质疑的水花。有人说,点名让人接受挑战或是捐款,算不算强捐呢?就像近日东莞大朗镇变相摊派教育捐款,划定捐款标准,公务员最少得捐2000元的事件就伤害了慈善精神。

   从某种意义上说,冰桶挑战是“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在慈善领域的创新应用。活动通过规则设计,把原本比较死板的慈善活动变成了一场传播罕见病知识的游戏。在听惯了慈善的大道理、见惯了总打悲情牌的募捐之外,有这样轻松有趣的方式也挺好,但要注意别搞成强捐。

   没人规定搞慈善就一定要与珠泪涟涟相联系。慈善可以诉诸悲悯,让人因“受苦者皆为我辈”而伸出援助之手;也可以诉诸欢乐,让人因“嘿,这活动挺好玩挺酷”而高兴、满足,进而施援。后者往往被我们忽略,但其实更有感染力和传播力,能在短时间迅速积聚力量。尤其在充满娱乐精神的互联网上,这次混搭的效果着实不错。8月18日一天,瓷娃娃关爱中心就收到了3万多元捐款。

   另外,冰桶挑战有一些牺牲,但不像“为慈善终生不娶”那样严重,人们参加这种活动可进可退,不就浇盆冰水嘛,就算不愿做也能在客观上引起对“渐冻人症”疗救的注意。而且从结果看,被点名参与的名人都乐在其中,大多既完成了挑战又掏了腰包。

   还有一种担忧在于,一些商界人士把浇冰水和自己的公司、产品、活动联系起来,这样会不会在慈善活动中夹带私货?对此必须明确,慈善应以公序良俗为底线,无论包装成什么样,不能忘了汇聚爱心、互帮互助的内核。如果慈善的“行为艺术”过了头,想必消费者会用脚投票的。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新兴媒体的发展、互联网思维正在成为慈善的催化剂、助推器。慈善不能总停留在办晚会、发倡议、派任务等老三样上,新人新办法,网络传播、名人效应、社交媒体等元素碰撞,往往能在新时期让慈善的市场更为广阔。

相关阅读

近日,第二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马云、马化腾和李彦宏齐聚一堂。作为一个偏向B端行业的大会,智博会呈现出来的[详细]
怎么买车最优惠?关键是选准时机。现在好消息来了,在车辆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月底到期之前,12月23日至25日,由宿迁日报社[详细]
伴随嫩北农场爱心超市社会化、人性化、制度化三项制度的良好运转,爱心超市在农场临时救助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民政部门[详细]
据国务院医改办透露, 2016年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筹资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人均新增40元中的10[详细]
中新社广州12月5日电 (王华 李洁)世界中文媒体发展论坛暨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49届年会5日在广州开幕,主题为世界形势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