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社交游戏需要玩家从被迫去沟通,到乐意去沟通,甚至陌生人或半熟人,通过这种交流,会逐步变成生活中的朋友,这看似简单的系统,其实恰恰颠覆了过去社交游戏单纯“偷菜”这样功利化的呈现。
文/张书乐
7月10日,由腾讯魔方工作室倾力打造的农场休闲手游《全民农场》正式通过应用宝首发。对于这款游戏,游戏圈立刻有了一个联想——偷菜在移动互联网上复活了?
玩法变了 不偷菜去卖菜行吗?
诚然,和QQ农场同是腾讯魔方工作室的出品,《全民农场》会给人们一种错觉,这是否是该工作室想要在移动端上重现偷菜的辉煌呢?但一旦进入其中,就会发现,此游戏非彼游戏,一个最核心的元素足以呈现差异——从偷菜变成了卖菜。
这样的元素变化表现在游戏之中的一个突出点在于路边小店的设定。路边小铺是玩家与好友间直接的交易点,玩家可以把仓库中富余的商品放到路边小铺进行出手,摆路边小铺,就好比现实中的全球贸易市场,同服的所有玩家都可以买到你上架的商品,并且商品价格可以自由制定。
这种设定的改变,其实就凸显出了社交的智慧。《QQ农场》确实大红大紫,但任何一个游戏模式都不能适用所有的平台。《全民农场》的出现,是一个尝试,在移动端上尝试更深的植入社交元素,是社交更加真实,让游戏更具黏合度。
因此,《全民农场》的卖菜,巧妙的将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规律引入其中,形成了一个虚拟但真实的交易市场,也让玩家不再是机械式的定时定点去“打劫”,而更需要用智慧来让自己变成游戏中的NO1。而也使得用户不仅仅只是简单浏览下朋友家的菜是否成熟,
甚至需要和朋友一道商定菜价、建立价格统一体等,确保“利益”的最大化。要让一部分人团结在一起,这和客户端游戏里的公会结构、开副本模式所带来的真实友情积淀,岂不是正好一致了吗?
社交变了 人与人的交互在增强
社交游戏在最近一两年中,失败的一个最大因素就是没有社交。
偷菜和抢车位其实就代表了大多数社交游戏,无论移动与否的核心内容。即扩展好友圈的目的不是为了社交,而是为了多偷点菜(还不想让人家知道)、多抢两个车位、多给自己的精力槽加满、多讨几个红心好多玩两把游戏。
这是社交吗?这完全是一种功利化的利用,为了玩游戏而去结交罢了。
模拟类游戏的社交区间不该如此,特别是进入移动互联网之中后,碎片化的游戏玩法,其实更不该过度的挤占玩家的时间,从游戏变成一种负担。《全民农场》的模拟经营农场,与其说通过喂养、种植、收割、加工、生产、经营来实现农场体验,让用户有农场主之感外,不如说其真正开启了移动社交游戏的交友之道,
即在游戏中和朋友分享成就感,成为虚拟世界的第二人生。卖菜系统是一种交集,通过卖菜,可以从朋友那里收获缺少的物资来为打造自身农场创造条件,这其中就有了现实社会中社会化分工的特点,而合理的通过社交网络进行布局,实现朋友圈中农场之间的互通有无,同时通过“取经”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等。
这些都需要实实在在的交流,需要玩家从被迫去沟通,到乐意去沟通,甚至陌生人或半熟人,通过这种交流,会逐步变成生活中的朋友,这看似简单的系统,其实恰恰颠覆了过去社交游戏单纯“偷菜”这样功利化的呈现,让游戏的乐趣,在交流中得到了更大的释放。
须知,在游戏世界里,单骑走天下属于单机时代,和朋友们抱团取暖、协力开荒,才是网络游戏的真谛。而社交游戏,在互联网时代的流星现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受人们待见的关键,也恰恰在于过于强调个人,而忽略了朋友。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