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经济 

消除收入同步增长误区

时间:2014-08-25 来源:牙牙晚报 责编:
原标题:消除收入同步增长误区

  2月2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首次发布了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后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填补了我国缺少全体居民收入数据的空白。

  根据统计公报,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7%。总的看,全国居民收入增长超过了GDP增长。但有人认为,城镇居民“收入跑输GDP”。

  从上面数据看,好像是这种情况,但这里存在误区。国家统计局提供了一个解释,比较居民收入增长与GDP增长是否同步,需要在同范围、同口径、同方法下进行,即人均数与人均数比、全体数与全体数比、实际增速与实际增速比。这样比较,才科学合理。

  按照可比口径,2013年我国GDP总量实际增长7.7%,扣除人口自然增长因素后,人均GDP实际增长7.1%,与之对应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即使增长稍慢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的增幅,与人均GDP7.1%的增幅也是基本相当的。
彭向东打破刚性兑付应该从高收益产品开始彭向东打破刚性兑付应该从高收益产品开始
综合这些情况,可以说,2013年我国实现了居民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

  其实,还有一个误区,有些人往往拿工资收入和GDP的增长相比。按统计口径,我们用于和GDP增长比较的指标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工资是可支配收入的重要部分,但不是全部。居民可支配收入还包括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例如红利、租金、利息、补贴、家庭经营收入等等。近些年,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较快,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例呈增加趋势。当然,对农村居民来说,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更为重要。

  就个人而言,不宜拿工资收入和GDP增速相比,还因为工资收入随企业经营效益而波动,个人之间、企业之间、行业之间乃至地区之间差异很大。工资多少企业说了算。我们需要保护劳动所得,需要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但不能每家企业、每个员工都去和GDP的增长挂钩。(经济日报记者 崔书文)

(来源:)

相关阅读

近日,第二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马云、马化腾和李彦宏齐聚一堂。作为一个偏向B端行业的大会,智博会呈现出来的[详细]
怎么买车最优惠?关键是选准时机。现在好消息来了,在车辆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月底到期之前,12月23日至25日,由宿迁日报社[详细]
伴随嫩北农场爱心超市社会化、人性化、制度化三项制度的良好运转,爱心超市在农场临时救助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民政部门[详细]
据国务院医改办透露, 2016年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筹资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人均新增40元中的10[详细]
中新社广州12月5日电 (王华 李洁)世界中文媒体发展论坛暨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49届年会5日在广州开幕,主题为世界形势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