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经济 

访日本《留学生新闻》创立者与资深新闻人赵海成

时间:2014-08-25 来源:走出失恋的人 责编:

本期人物:

赵海成,男,北京人。1982年从对外经贸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北京海关。1985年赴日留学,进入日本大学艺术学部进修研究生课程。1985年,与友人合作创立《留学生新闻》并担任主编。10年后,进入大富公司,负责中央电视台节目在日本的落地宣传工作。2年之后,协助日本一家电视台拍摄纪录片《丝绸之路》。之后,赵海成拿起相机和笔,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参与了很多中日交流活动。

赵海成

采访实录:

赵海成是一位资深的新闻人,从他与友人合作创立《留学生新闻》至今已经过去近30年时间,现在我还经常能在一些中日交流活动中看到他拿着相机拍照的身影。日前,我就留学这个话题对他进行了采访。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去日本留学的?当时中日两国间的交流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赵海成:1982年,我从对外经贸大学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北京海关工作。从一线干起,到1985年离开海关的时候,我已经是机场海关办公室副主任了。即便在别人看来前程似锦,我还是办理了停薪留职,决定赴日留学。1985年,我踏上了日本的土地,成为了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的一名研究生。那时候,国人很少有机会出国留学,对日本也抱有憧憬,觉得日本什么都好。因为那时的日本电器、日本产品看起来都是那么新鲜有趣……

■与日本缘结孩提时

记者:您与日本的“缘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赵海成:1985年,中国已经开始改革开放了。国家希望中国青年到国外多学东西,把先进技术带回国内。其实,我和日本的渊源要从儿时谈起。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们班里来了两个日本专家的孩子,我经常和他们在一起玩。他们手里的日本小照相机、收音机、转笔刀﹑儿童画报等等,在那时的中国孩子看来特别新奇有趣。在我儿时的印象里,日本这个国家生产的东西就是“好玩”的代名词。自那时起,我就对日本产生了兴趣,并慢慢接触了一些日本文化,还跟相识的日本人学习了一点日语。

相关阅读

近日,第二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马云、马化腾和李彦宏齐聚一堂。作为一个偏向B端行业的大会,智博会呈现出来的[详细]
怎么买车最优惠?关键是选准时机。现在好消息来了,在车辆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月底到期之前,12月23日至25日,由宿迁日报社[详细]
伴随嫩北农场爱心超市社会化、人性化、制度化三项制度的良好运转,爱心超市在农场临时救助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民政部门[详细]
据国务院医改办透露, 2016年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筹资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人均新增40元中的10[详细]
中新社广州12月5日电 (王华 李洁)世界中文媒体发展论坛暨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49届年会5日在广州开幕,主题为世界形势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