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记者 王晓枫 | 文 郝洲 | 编辑
9月13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召开的远东经济论坛闭幕,此次会议的核心是落实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远东发展战略。普京在论坛上表示,远东将在俄罗斯经济发展中发挥火车头作用,成为具有巨大出口能力的经济和产业中心。
在很多投资人眼中看来,俄罗斯远东地区被认为是一块投资“处女地”,就自然资源、空间广度、农业资源等因素而言,世界上很难再找到这样拥有这样优越条件的投资地点。
![]() |
然而,远东高速发展的同时却仍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口流失,远东地区面积617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600多万约,占俄罗斯总人口的5%。普京表示,去年远东联邦区的净流出人口达1.7万。
虽然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远东地区仍处于经济不发达阶段,住房和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约200万人在过去20年间从远东地区流出。为了减缓这种人口出走趋势,俄罗斯政府采取降低个税和补贴22.5万卢布等措施鼓励居民向远东地区迁移,但收效也不大。
“远东地广人稀是优势也是劣势,缺少发展所需的劳动力和消费能力。俄罗斯政府虽然推出刺激政策,但也要考虑民众是否愿意从欧洲中心地区迁移到远东。”新开发银行(即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祝宪对《财经》(博客,微博)记者表示。
之所以收效不大是因为基础设施的匮乏造成工作机会少且生活舒适度不高,论坛上很多俄罗斯官员和经济人士都表示,远东地区发展障碍之一就是基础设施太不完善,例如,很多地方缺乏电力,地处边远无基本交通设施,根本无法进行项目建设,更不用说开展经济活动和提供宜居条件。
远东正在大兴基建
为了改善这一局面,俄罗斯大力吸引投资兴建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是远东目前吸引投资最多的行业,远东正在实施1200多个总投资额达3.7万亿卢布的新项目。
基础设施能够盘活远东经济,麦肯锡公司高级合伙人索尔仁尼琴(Yermolai Solzhenitsyn)对《财经》记者解释说,远东地区发展需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区域交通设施联通,中国的服务和产品可以通过这些交通体系进入俄罗斯,中国产品还可以经过俄罗斯港口出口。
正如索尔仁尼琴所言,与中国跨境基础设施建设是俄罗斯远东发展的重中之重,俄罗斯非常重视中国以发展基础设施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例如“要致富先修路”。一位在俄罗斯多年的中国国企高管对《财经》记者表示,现在俄罗斯政府非常重视中国投资,言必称中国,经常引用中国经济发展案例作为本国借鉴。
这也体现在本次论坛中,东方经济论坛主任帕夫洛夫(Igor Pavlov)告诉《财经》记者,此次东方经济论坛最庞大代表团来自中国,中国商业领袖和地方领导来参会,他们和俄罗斯企业有商业计划,对远东发展很有帮助。[page]分页标题[/page]
“中国投资对于俄罗斯远东基础设施、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都有相当大改善,使在远东生活变得更舒适容易。我们要想从俄罗斯位于欧洲部分吸引移民到远东就必须在这里建工厂、学校、住房等设施。” 帕夫洛夫说。
近年来,中俄在基础设施多个领域开展合作,特别是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中国同江市和俄犹太自治州跨境铁路桥、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大桥以及2017年中俄签署的“滨海1号”和“滨海2号”国际交通走廊发展计划,这些项目都受到中俄两国高度重视。
作为投资人,新开发银行副行长祝宪也看好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的互联互通。他认为,包括滨海1号和滨海2号等在内的交通设施如果能够落地,这对于俄罗斯远东、俄罗斯全境乃至东北亚地区发展都有战略意义。
市场、工业需配套
中国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基建合作并非停留在建设某个设施层面上,而是力图通过完善跨境基础设施推动边境贸易。中国中铁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泽民对《财经》记者表示,对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来说,应该以发展为导向建立适合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环境。基础设施建立完毕后,必须有配套市场,若没有市场,基础设施无法发挥作用。
索尔仁尼琴也认为,除了建设基础设施,还应发展产品生产能力,以确保交通运输能够持续进行。
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就是通过跨境基础设施合作提升经济发展的案例,黑河与俄罗斯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一江之隔,从早期互市贸易到跨境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再到跨境公路大桥、天然气管道、阿穆尔-黑河边境油品储运与炼化综合体项目建设,试图打造边境城市经济发展合作新模式。
黑河市委书记秦恩亭对《财经》记者表示,互联互通实现后,会在经济和产业深度合作上进行更多探索,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利用远东资源和两国经济互补性,将对外贸易做大,从重点方向与俄方加强产业合作。我们已向国家申请在黑河和布拉戈维申斯克设立跨境经济合作区,提供更多便利。
虽然国企是中俄跨境基础设施合作主力,但已有民企涉足这个领域。正如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在东方经济论坛上发言时所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民间资本支持,沿线国家应当利用好民间资本。
月星集团就是这样的民营企业,他们正在建设布拉戈维申斯克至黑河边境大桥附近的运输物流系统。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对《财经》记者表示,作为民营资本之所以投资远东地区跨境物流这样的基础设施项目是因为看好中俄两国需求,俄罗斯需要中国轻工业产品,中国需要俄罗斯石油天然气,我们的项目会将两岸资源组合发挥好。
“以物流为主带动产业落地,就业就会提高,相应改善远东地区人气匮乏问题,最终会带来经济繁荣,这是一个连锁反应。随着阿穆尔河大桥等基础设施完善以及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黑河和布拉戈维申斯克会成为引桥而连的新经济增长点。”丁佐宏解释说。
不仅在拉格维申斯克,俄罗斯还将在远东地区新建或重建300多个基础设施。这些项目对中国民营资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他们最担忧俄罗斯方面的政策不确定性。
“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规则稳定性最重要。如果俄罗斯政府能够设立规定明确规范基础设施中所有权和股权归属,这会对吸引基建投资有利。应该探讨一个让投资者资金和国家主权都能得到保障的开发模式。”索尔仁尼琴说。
除此之外,民营基础设施投资者还可能面对不清楚法律规则、不知道该找哪个政府部门交谈等问题。索尔仁尼琴建议中国投资者,必须要与具体投资领域相关部委、投资地州长和市长、远东投资发展部门进行沟通,不能只依靠单一沟通渠道,沟通越多就越了解俄罗斯基础设施投资环境。[page]分页标题[/page]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财经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