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商报》也在周五报道称,欧盟委员会正考虑建立以物易物特殊目的公司(SPV)来规避美国对伊朗实施制裁。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Maja Kocijancic表示,欧盟希望确保美国的制裁对那些仍愿意与伊朗合法贸易的欧洲公司所产生的影响降至最低。其实早在今年8月的时候,《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就曾报道,为绕过美国制裁,伊朗有意利用以物易物系统,也就是在石油进口国开设账户收取买油款项,伊朗再利用该笔资金于他国购买所需商品。
当时,英法德三国也就在考虑让伊朗直接在本国央行开户,由此进行石油交易。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者Richard Nephew指出,如果美国确认资金用于购买石油,则依旧可以制裁相关欧洲企业。
今年5月,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随后在8月6日,美国又针对伊朗金融、汽车、金属、矿产等一系列非能源领域的制裁正式重启。华尔街见闻会员专属《伊朗制裁重启只是开始,接下来的才是大戏》文章中提到,受到第一波制裁影响最重的就是欧盟国家,欧洲国家自伊核协议签署后在伊朗进行了大量投资,法国在汽车、能源产业有大规模投资,德国占欧盟在伊朗投资的60%,特别是在过去的几年里,伊朗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大部分商业关系都是通过德国进行。
虽然欧盟一直表明,它不愿意遵守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试图维持2015年7月达成的伊朗核协议,并希望美国制裁生效时继续保持与伊朗的商业关系。
但在美国重新对伊朗实施制裁后,近几个月来在伊朗开展业务的部分欧洲公司已暂停或取消交易和项目。
欧洲炼油商也在今夏初开始减少采购伊朗原油。像道达尔等欧洲能源公司已经放弃了对伊朗的投资。虽然欧洲不会像2012-2015年那样制裁伊朗(当时欧盟和美国都支持实施制裁),但也足以证明欧洲将减少购买伊朗原油。。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