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镇尺,长12厘米、宽7.8厘米,黄白铜质地,有自然磨损使用的痕迹,整体包浆浑厚,其刚拿到手中时看不清上面的字迹,经擦拭后才逐渐露出其真容,上刻有“正志中学”四个空白字,隶书字体,端庄稳重,布局协调。镇尺拿在手中颇为压手,可见用材之精良。
镇尺上“正志中学”款,交代了镇尺的身份来历。正志中学是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前身,其创办于1914年,校址在宣武门外菜市口。1920年2月,直皖战争爆发,学校迁至阜城门外。正志中学由时任陆军次长的徐树铮创办,其创办资金来源于一笔军火交易的回扣。创办后,徐树铮亲自担任校长,参与遴选教员、制订教学计划。徐树铮文武双全,为人较为开明,他在学校除设置有国文等科目外,还聘请了外籍人士和海归人员教授声光化电和外语,当时较有声望的林纾等人就曾前来教课。这件镇尺,极可能是正志中学用于奖励学生的礼品。
细品镇尺的“正志”两字,当有端正志向之意。细品这件见证了百年名校荣光的镇尺,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民国学子将镇尺压在《论语》等典籍上埋头苦读的场景。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