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银河期货深圳分公司首席宏观/有色金属顾问 钟秀威
核心观点
.欧洲与美国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分化是二季度以来支撑美元走高的主因,目前美元已达到前期压力区,特朗普发声对联储加息表露不满,短线内美元有调整压力。国内经济增速回落及货币政策趋向宽松预期令人民币大幅贬值,在这些预期未改变之前,贬值压力仍在。
.中国二季度经济数据偏弱,GDP放缓,工业增加值大幅转弱,投资中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难于抵消基建投资的下滑,前期较强的出口也开始出现走弱的迹象,内需外需齐回落,经济下行的风险在逐步积累。
.为稳定经济增速,央行4月以来降准+MLF增加基础货币投放,但从5、6月数据看来,资金仍难于流到实体经济,社融增速仍在大幅回落,“宽货币”无法解决“紧信用”的结构性问题。一行两会近期政策频出稳定信用市场,资管新规对监管边际放松,引导资金流向实体。国常会23日会议,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得到确认,财政政策也将更加积极,有利于下半年的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反弹,扩内需成为保增长的重要发力点。
短期看中国货币、财政政策齐发力扩内需得到确认,有助于扭转市场悲观预期,而中美贸易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前期市场恐慌情绪已经得到一定程度释放。周内有色品种跌势缓解,智利Escondida铜矿劳资谈判未果,罢工风险仍存,投资者可短线低位参与铜反弹行情。
详细内容
一、欧、美经济和货币政策前景分化支撑美元
今年以来欧元区制造业PMI明显下滑,经济扩张的步伐放缓。而美欧贸易冲突悬而未决,如果升级还可能对欧盟制造业(尤其是汽车产业链)造成冲击。货币政策方面,今年之内美联储可能还将加息1-2次;此前欧央行决定将每月300亿美元的QE延长至年末,但预计在2019年二季度前不会加息。
经济和货币政策前景分化支撑短期内美德利差仍将保持高位,从而对美元形成支撑。
![]() |
![]() |
![]() |
美联储是个独立的机构,总统对美联储货币政策不构成约束力,不过目前美元已经到了前期高位阻力区,有回调的压力,但欧美经济和货币政策前景差异仍支撑美元。
三、中美贸易战
美国时间7月6日00:01美国对第一批清单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中国对美同样价值340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措施已于北京时间6日12:01开始正式实施。[page]分页标题[/page]
7月11日据彭博报道,特朗普政府推进再向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的计划,发布了目标产品清单。拟议商品清单包括服装、电视零件和冰箱等消费品以及其他高科技产品,但不包括手机等一些备受关注的产品,关税可能会在8月30日公众咨询结束后生效。
![]() |
7月17日美国国会负责监督贸易政策的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共和党议员奥林· 哈奇敦促特朗普政府放弃关税策略,转向与贸易伙伴进行谈判,否则他将推动国会立法限制总统的贸易授权。
四、中国二季度GDP放缓至6.7%,6月工业增加值大幅转弱
中国二季度 GDP 实际增速6.7%,较一季度 6.8%略有放缓。2 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 6.6%,较 1 季度回落 0.2 个百分点。其中 6 月份同比增速 6.0%,较 5 月大幅下滑 0.8 个百分点,对全季度拖累最为显著。
![]() |
![]() |
6月固定资产投资反弹至5.7%,三大类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增速逐步回升,这是投资端最大的亮点。基建投资跌幅扩大,拖累整体投资增速。房地产投资仍处高位,但投资高增主要由土地购置贡献,剔除土地购置后地产投资增长为负。
![]() |
![]() |
楼市调控加码、房贷利率再创新高、棚改货币化收缩,6月地产销量增速回落至4.5%。
![]() |
6月,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较 5 月回升 0.5 个点至 9%。汽车消费继续疲软,消费者在 7 月 1 日降低汽车关税前保持观望。其他消费普遍加速,尤以地产类相关消费为主。
![]() |
![]() |
央行定向降准+MLF加大基础货币投放,边际放松监管促进资金流向实体企业、改善民企融资困境,近期的信用债收益率有所下行,信用利差略有收窄。
中国二季度经济数据差强人意叠加中美贸易战的升级,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加速。19日特朗普发声对美联储加息表露不满,美元承压回落后,人民币贬值步伐稍缓。但国内经济回落而货币政策趋向宽松,人民币贬值压力仍将存在。
![]() |
![]() |
周内一行两会动作频频,政策利好接连出台:
1、央行近日窗口指导银行:
第一,对于贷款投放,贷款额度外多增部分按 1:1 给予 MLF 资金(多增部分为普通贷款,不鼓励票据和同业借款);
第二,对于信用债投资,AA+及以上评级按 1:1 比例给予 MLF,AA+以下评级按 1:2 给予 MLF 资金,要求为产业类。
2、央行发布资管新规执行指导文件,重要信息包括:
第一,明确公募理财可以投资非标;
第二,可以发行老产品投资新资产(原资管新规文件仅表示可以发老产品对接未到期资产);第三,符合要求的定开产品与现金管理类产品可以使用摊余成本法计量;
第三,多手段支持表外回表,包括调整 MPA 考核参数、鼓励支持补充资本;
第四,过渡期结束后未到期且未回表的资产可以协商妥善处理;
第六,过渡期内业务的调整进程将更加自主。
近期的政策动向显示,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信用急速收紧的情况下,监管政策节奏已经有所缓和,有利于资金流向实体企业,改善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但尽管一行两会的资管新规细则对条款进行了灵活调整,但打破刚兑、限制非标、禁止资金池等原则性的要求未发生本质变化。因此,上述细节上的微调也并不意味着金融严监管趋势发生了逆转。
十、国常会: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健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7月23日国家领导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保持宏观政策稳定,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应对好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1、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减税降费,全年减轻市场主体负担1.1万亿,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推动在建基建项目早见成效。[page]分页标题[/page]
2、稳健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适度融资规模和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利用降准资金支持小微企业等。
3、加快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出资到位,努力实现每年新增支持15万家(次)小微企业和1400亿元贷款目标。
4、出清“僵尸企业”,严打非法金融机构及活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国常会会议意味着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得到确认,财政政策也将更加积极,这有利于下半年的基建和制造业投资的反弹,去年以来的金融和实体“去杠杆”政策转为稳杠杆,扩内需成为保增长的重要发力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宗内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