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融投平台逾期项目的最新进展,截止融融发稿时间,平台累计逾期回款及部分回款项目92项,含本金的项目已有19个陆续回款中。
执行难,难在查人找物。这一直是判决执行中难以攻克的难关,违法成本降低,部分“老赖”趁着法官执行前,赶紧通过恶意转移房产,藏匿、变卖财产等方式,躲避法院的追责。
针对这一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于2014年建立网络执行查探系统,通过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手段查控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简而言之,由传统“两个法官一台车四处找”的执行方式,升级为轻点鼠标即可顺利实现的高效手段。
近两年,网络查控系统进一步完善。查控范围从最初的20家银行发展为3800多家银行,联网部门由商业银行扩展到公安部、交通部、民政部、银监会、保监会、人民银行等16家单位。从仅能查询银行存款一类信息发展(300469,股吧)到可以查询被执行人全国范围内的存款、金融理财产品、船舶、车辆、证券、网络资金等16类25项信息,实现了对被执行人多种财产形式的“一网打尽”。
截至目前,全国法院通过最高法“总对总”系统、网络查控系统,为5172.45万余件案件提供查询冻结服务,共冻结资金2699.75亿元,查询到车辆4031.86万辆、证券853.62亿股、渔船和船舶84.06万艘、互联网银行存款80.59亿元。
具相关人士介绍,未来最高人民法院将进一步完善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着力提高执行查控系统的工作效果。保险理财产品查控功能即将上线,届时可以查询保险产品名称、保单号、累计交纳保费等保险信息;“总对总”不动产查询已开始在北京、上海等10个省(市)开始试点运行,下半年将推广到全国;税务信息查询和婚姻登记信息、低保信息、社会组织登记信息查询,预计今年下半年上线运行;与公安部合作查找被执行人下落,建立车辆查封扣押合作机制等工作也在稳步进行中。
信用是依附在人之间、单位之间和商品交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信用不仅是道德品质更是社会经济良好运行的基础,有效地查控失信者的行踪与资产将有助于采取执行惩治手段,相信不久的将来“老赖”将无所遁形,严惩“老赖”构建一个更规范有序的经济社会环境将势在必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融投。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