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晚间,山水水泥(00691.HK)发布公告称:根据2017年7月18日的法院命令,针对张氏(第一被告人张才奎及第二被告人张斌)的全球禁制令已解除,并以最高额度达1.91亿港元针对张氏重新授予资产冻结禁制令,其他条款大致相同。
上述1.91亿港元包括由山水水泥冻结之0.24亿元及山水集团(山水水泥唯一经营实体)所冻结之1.67亿港元。公告还提到,资产冻结禁制令并无禁止张氏于一般及正常业务过程中交易或出售任何各方的资产,包括张才奎行使注册于其名下的中国山水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山水投资”)股份所附带的投票权。
张氏尤其是张才奎是山水水泥的“老主心骨”。山水水泥是由地方国有企业改制而来,注册地位于开曼群岛,在港交所上市,原由职工持股平台山水投资控制。张才奎则持有山水投资81.74%的股权,其余18.26%的股份由7名小股东(均为山水水泥前高管)持有。不过,张才奎彼时握有的81.74%股权仅13.18%属于其个人,其余股份均由其通过“酌情信托”的方式代3939名职工持有。
2013年11月,山水投资公布了两份文件,即《境外信托退出性收益分配方案》和《中国山水投资有限公司股份回购方案》,前者是针对3939名不具名职工股东,后者针对7名小股东。这两份文件的发布,是张才奎意图集中股权。最后导致山水投资内部产生巨大冲突,数千名职工群访,方案也最终流产,张氏成众矢之的。
张氏股权风波近两年之后,2015年12月1日,山水水泥召开股东大会,山水水泥原有董事会成员全部出局,“外来者”天瑞集团董事长李留法当选山水水泥董事。彼时,山水水泥共有四大股东,分别为天瑞集团、山水投资、亚泥、中国建材。
值得一提的是,张才奎父子的出局,并没有给彼时已持续了两年风波的山水水泥带来平静。随后,以宓敬田为代表的山水集团管理层与山水水泥董事会之间又掀起了控制权纷争。2017年4月8日凌晨,山水水泥董事更是对山水集团位于济南的办公楼发起了一场“收回行动”,至今控制权纷争尚未最终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