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众传媒借壳回归A股、盛大游戏私有化、世纪佳缘、完美世界、易居中国,到近日抛出私有化计划的中手游,越来越多的中概股准备打点行囊,踏上回归A股之路。
随着A股的爆炒,以及越来越多上市公司贴上互联网标签后一飞冲天,这波“回家”的浪潮已经愈演愈烈。
中概“游子”回家 步履蹒跚
近日,中手游签署私有化协议,并正式宣告从纳斯达克摘牌退市,有消息称其有可能趁A股热炒回归上市。
就在上周,又有消息曝出分众传媒可能借壳宏达新材重组在A股上市。
如火如荼的“回归”潮背后,是打着互联网+旗号A股公司股价的扶摇直上。但即便是遭到爆炒、已有40个涨停板的暴风科技,互联网行业里的大佬也并不买账,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在证监会闭门培训上,直称其为“妖股”。
行业“领头羊” 不愿回归
尽管中概股私有化的消息纷沓至来,但记者梳理发现,相对于美股中概市场上的几十只标的,这些回来的其实只是少数。
纵然A股千呼万唤,即便“战友”纷纷撤离,这些“游子”为什么不愿回家?
国内最好的美股券商老虎证券特约分析师认为,不愿意回来的都是一些行业领头公司,它们往往是在国际市场上具备较强的融资能力。
反观这些回来的公司,多是在美国市场很难得到高估值的行业,像手游行业,一直以来在美股的估值就比较低,通常PE在20以下。
此外是一些行业的非龙头企业,如果同类型的公司在国内估值较高,回归的期望就会较为迫切,比如迅雷、暴风、像世纪互联对比A股的鹏博士、网速,都是绝佳的例子。还有就是那些没有做到垂直领域的领头羊,在美国市场缺乏融资能力,被边缘化不受重视的小公司,比如同程等OTA类的公司。
除了估值,分析师还认为,回归过程的不确定性,也是巨头不愿回来的原因,“如果拆VIE重组到A股来上市,这个周期短的话要两年,长的话也要三四年,能不能赶上这轮牛市非常不确定。所以如果在美国有不错的融资能力,这些公司是不愿意回来的。”
中概退市热 只是暂时现象
老虎证券特约分析师表示,近期的A股高潮带来一个跷跷板效应,一旦热度褪去,中概股回归的现象就会消退。
“A股缺乏价值投资的氛围,即使是连年亏损的公司,也可能因为某一重组公告或概念而连续涨停,这是热钱推动型的不理智的行为。”分析师说,中概股从美国市场频繁“回归”,也不足以否定美股投资的价值。随着A股的抬高,财富增涨后的投资者,选择投资美股让资产来保值、增值的将会越来越多。
一旦A股赚钱效应减弱,中概股回归热也必然会出现回流。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