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聚焦 

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批量投产 关注产业链

时间:2017-08-28 来源:未知 责编:

中国首条自动化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大批量生产线正式投产。该生产基地坐落于张家口空港技术开发区,由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总投资10亿元,占地45亩。全部完工后,该基地燃料电池发动机年产能将可达到1万台。亿华通成立于2004年,是我国最早致力于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和产业化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公司。

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明显优势。首先,氢燃料电池汽车能够真正实现零排放;其次,氢燃料电池汽车可以达到传统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燃料加注时间;另外,富余电能可以制取氢气;而且,氢气的获取方式多样,更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氢燃料电池汽车被视为未来能源替代、节能减排理想的新能源汽车。

2003年11月我国加入了“氢能经济国际合作伙伴(IPHE)”,成为其首批成员国之一,国家开始部署氢燃料汽车的研究规划。我国已形成了一支由高等院校、中科院、能源公司、燃料电池公司、汽车制造企业等为主的从事氢能与燃料电池研究、开发与利用的专业队伍。

去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系统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产业化,到2020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示范应用。而按照《中国制造2025》规划,到2020年,国内生产1000辆燃料电池汽车并进行示范运行。

2017年起实施的新版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规定,各类车型分别设置中央和地方补贴上限,2019-2020年中央及地方补贴标准和上限在现行标准基础上退坡20%,但燃料电池车的补贴标准保持不变,这表明了国家对燃料电池车的大力支持。以上海为例,每辆燃料电池大中型客车国家补贴50万人民币,地方则补贴60万人民币。

国内多家企业在燃料电池系统、关键部件、辅助系统、整车制造以及加氢站方面积极布局,如雪人股份(002639.SZ)、大洋电机(002249.SZ)、富瑞特装(300228.SZ)以及中泰股份(300435.SZ)等,产业链初具雏形,燃料电池汽车已经逐步满足商业推广条件。

相关阅读

今年五一长假的热度,或许可以从最近的热搜话题中窥见一斑:先是一支串带火一座城,淄博烧烤一跃成为旅游市场的新顶流;再是热门[详细]
近日,航拍位于约旦河西岸伯利恒南部的希律堡。希律堡地处犹大沙漠,2000年前是罗马帝国最大别墅群、第三大宫殿和最精美城堡[详细]
这是仁沐新高速主线与马边支线相连的沐川枢纽互通(12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记者从四川交投集团了解到,四川省第一条直通[详细]
2020年12月5日,西安,陕西西安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的三只雌性熊猫。它们在今年8月相继出生,目前已满百日。图片来源:视[详细]
在坦克、装甲车等重型兵器中,光电装置相当于兵器的眼睛,负责对作战环境信息进行读取。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平原光电有限公司高级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