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佲家】大顺通宝,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所铸的钱币,见证明末清初时期发生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收藏价值。
藏品鉴赏
李先生此枚大顺通宝,正面铭文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大顺通宝”,钱币的背面下穿孔处有“工”字。藏品穿孔规整,色泽明亮,有着自然的包浆,经历了无穷岁月,带着明显的历史痕迹,其字迹依然清晰可见,上面的锈迹也见证了其历史的积淀,具有非常明显的历史过渡性特征,有着难以言喻的收藏价值。其铸造精美,钱文寓意吉祥,加之存世不算多,又是起义军钱,潜力很大,值得收藏。
大顺通宝铸造背景
明朝末期,由于朝廷越发腐败,连年的灾荒与不断的战火,导致军费不断激增,导致崇祯年间加税不断,饿殍遍野,农民无法生活下去,最终只有铤而走险,起来造反。起义军的大火开始蔓延至整个华夏大地,张献忠的部众逐渐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起义部队之一。1644年,张献忠攻克成都,11月16日,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国号“大西”,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
大西政权颁行《通天历》,设钱局铸“大顺通宝”行用,据说该钱是取当地王府古玩器皿和城中寺院铜像铸成的,因此“大顺通宝”铜色呈金黄,光润精致,百姓纷纷将此钱缝于帽顶或簪在头发上,一是表示对起义军的拥护,二是取其“大顺”之意代表吉祥,因此传世尚多。“大顺通宝”仅小平铜钱一种,钱形厚大,胜于明钱,制作也较为精细。字体为楷书,分背无文和背文“工”、“户”、“川户”三种。“工”、“户”字应为工部、户部分铸的。
大顺通宝有着不错的收藏价值
明末张献忠据守川地不长,铸行大顺通宝亦不过一年有余。且处于满清、明及大顺军夹击态势中。流通不畅,故今所见多为四川成都附近出土。加之,后来满清更视之为"伪钱"、"反钱",命令禁止旧钱流通,大顺通宝更是在熔销之列,所以大顺钱总的存世量是不多的。遵循“物以稀为贵”的价值规律,大顺通宝有着不错的收藏价值。而如今在收藏市场上,它有着不错的市场价格,成为许多藏家喜欢收藏的珍品钱币,市场前景看好。
如您想要收藏李先生的此枚大顺通宝,欢迎拨打下方热线联系广州佲家咨询报价。
文章及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佲家传媒受持宝人委托而发布(非佲家传媒之观点)。凡本文章注明“来源:XXX(非佲家传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佲家传媒联系的,请发邮件至2670519649@qq.com邮箱,或者致电4001014797,官网http://www.mingj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