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资讯 

一张车票引发的乡愁——大数据里的春运

时间:2017-02-04 来源:未知 责编:

引言:2017年春运于1月13日正式拉开帷幕,根据国家发改委、交通部等相关部门的统计报告显示,本年度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30.28亿人次,同比增长2.3%。其中,铁路输送旅客将达3.56亿人次,增长9.7%。在这一场人类伟大的迁徙过程背后,随着技术进步,通过应用“大数据”这一利器,人们已经越来越看重大数据的社会热点事件抓取能力,从而看清春运的全景。

随着云计算时代发展日渐受到桎梏,大数据不由自主的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在春运这场艰辛而又充斥着幸福的 迁徙过程中,如何最大化的让幸福感充斥其中,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新课题,而常年积累的来自全社会各阶层民意如何集中汇集成有指导意义的大数据,确实值得深思。曾经在阿里巴巴周年晚会马云就指出:大家还没搞清PC时代的时候,移动互联网来了,还没搞清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大数据时代来了。那么,大数据究竟是什么?就要值得我们去认真的思考了。尤其是春运前夕网上层出不穷的各种“大数据”,笔者以为更需要我们谨慎看待。随着春运高峰期的到来,春运大数据反映出行大变化,预示市场大趋势。通过译见平台,仔细分析鸡年春运大数据,还真有不少有价值的社会风向标。

通过大数据,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人口的‘逆站迁徙’。以成都为例,我们发现春运期间有很多人往北京跑。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大城市工作,工作之后有了小孩不回家了,父母到北京来过年,这就形成了一个逆向迁徙高峰。

此外,各类抢票软件的诞生为春运添加了催化剂的同时,也造成了“车票加价”的现象,通过译见平台数据统,45.9%的受访者认为付费抢票是一种不合理的购票方式,30.7%的受访者认为合理。60.3%的受访者认为抢票软件是变相“网络黄牛”。就此,我们不看看出不仅是抢票软件缺乏监管,以购票服务为掩护的钓鱼网站、病毒软件、诈骗二维码等也使互联网服务的安全性打了折扣,值得有关部门关注。

春运给人们带来的感官变化绝对不是个人体验,其实,春运本身正经历着蜕变,通过译见平台可以发现,人们从满意“走得了”到追求“走得快”,从在意价格到重视舒适,从求人买票到自如拼车……春运回家路的嬗变,折射出大数据带动社会风向展现出的勃勃生机。

大数据的社会事件洞察能力如此强大,相信在未来,像中译语通“译见”之类的平台将越来越在推动社会走向繁荣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但作为平台本身来讲,要对自身有着更高的标准与要求才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2016年底,中译语通发布大数据分析平台“译见2.0”,着实给行业带来了新的震撼,由此开启“译见”的数据量的EB级别。不仅如此,中译语通与海尔达成共建大数据实验室共识,又在云栖大会与阿里云达成大数据战略合作协议,相信在未来社会发展的社会事件洞察能力方面,通过这样的平台将会为社会事件去全景解读带来更多可能。

其实,当我们关注近30亿人次流动的春运大数据时,看到的绝不仅是一张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图,更是一幅反应社会发展走向、引导经济走出困境、提振全球发展信心的导航图。

 

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译见大数据:yeesight 译云:globaltone2103)

了解更多的大数据分析及行业信息

相关阅读

5月15日,为全面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金融风险防范和权益保护意识,全力保障金融稳定,平安产险北[详细]
因移民政策分歧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07-08 14:28 分享△荷兰首相吕特因执政联盟[详细]
针对美国总统拜登批准向乌克兰提供集束弹药一事,8日,俄罗斯驻美国大使安东诺夫称,美国的挑衅程度超出极限,使人类更接近新的[详细]
当地时间7月8日,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42届亚奥理事会全体大会上,经亚奥理事会执委表决通过,哈尔滨市获得2025年第九届亚[详细]
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获得最多的是才艺特长类知识孙宏艳 李佳悦通过短视频,孩子能收获什么?看短视频到底影不影响学习?这可能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