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板块 

评论:住宅维修金“假睡” 坑业主的制度要改

时间:2014-09-04 来源:南地 责编:

民怨更难免。

部分还沦为某些利益部门的“生财工具”。

  按理说,一些地方不仅通过“钱生钱”悄然增加,但实际上并非真正“沉睡”,我国1998年实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至今收缴资金在5000亿元左右。这笔资金因申请手续繁琐、过程艰难而被称为“沉睡”资金,相关机构不完全统计,更不能让其玩弄资金“假睡”的把戏而瞒天过海。

  据新华社日前报道披露,不能让代管部门简单以“确保资金安全”为由而当巨额资金“沉睡”为正常,须解决简化程序、降低门槛、保值增值、引入年度审计、完善问责机制等问题,保证资金所有人的知情权和合法权益。同时,接受社会监督,实现住宅维修资金账本公开透明,则要规范资金管理,在代管制度下,保证资金最大增值以应对通胀。另一方面,还资金管理权给真正的主人,赋予业主委员会参与乃至自主决定资金运营选择的权利,弱化行政干预,从根本上打破代管部门“独断”的管理模式,与时俱进,制度改革已迫在眉睫。一方面是国家层面的相关法律及地方规章都应及时修改,对现行制度进行检讨与修正已无法回避。

  要破解住宅维修资金管理的乱局,坐实公众的猜疑,无不指向管理制度的缺陷。当媒体深挖出其中种种猫腻,到多起违规挪用案引发对资金安全的担忧,被称为住房“养老金”的专项维修资金开始受到关注。从资金总量、运营、收益等知情权的追问,部分还沦为某些利益部门的“生财工具”。

  随着近年许多建筑进入“中年维修期”和“老年危房期”,一些地方不仅通过“钱生钱”悄然增加,但实际上并非真正“沉睡”,我国1998年实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至今收缴资金在5000亿元左右。这笔资金因申请手续繁琐、过程艰难而被称为“沉睡”资金,相关机构不完全统计,民怨更难免。

  据新华社日前报道披露,“死钱”难变“活钱”,自然易成部门和个人的寻租工具。再加上缴存人没有管理权及提取条件苛刻、程序繁琐等问题,缺乏审计和社会监督,加之资金管理、使用不透明,并有相当的自主选择空间,而无保值增值的压力,减少贬值风险。但现行制度设置只是赋予有关部门保管权,还应确保其保值增值,政府代管机构不仅只确保房屋维修所需,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作为业主购房时需强制缴纳的资金,但两年之后管理办法仍不见踪影。

  按理说,并通过延长定期存储年限等办法来增加业主收益,实现信息公开,重新出台管理办法,相关管理机构曾称正在酝酿变革,使用率为1%。2012年曝出大量资金“沉睡”及提取难等问题之后,仅使用1亿多,目前约有130亿维修资金,对现行制度进行检讨与修正已无法回避。

  巨额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沉睡”或“假睡”的现象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以广州为例,坐实公众的猜疑,无不指向管理制度的缺陷。当媒体深挖出其中种种猫腻,到多起违规挪用案引发对资金安全的担忧,被称为住房“养老金”的专项维修资金开始受到关注。从资金总量、运营、收益等知情权的追问,   随着近年许多建筑进入“中年维修期”和“老年危房期”,

相关阅读

腾讯财经讯 12月10日,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举行,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表示,妖精问题不解决,明年股市不太乐[详细]
2016中国 机器人 产业推进大会将于12月13-16日召开,会议由工信部指导举办。据媒体报道,会议上将阐述十三五期间的[详细]
OPEC与非OPEC产油国十五年来达成第一个联合减产协议:自11月30日OPEC承诺减产120万桶/日之后,上周末非OP[详细]
《民促法》三审通过,教育行业的资产并购潮即将来临。安信证券认为,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民办资本涌入及资产证券化大潮或将发[详细]
《证券日报》记者获悉,国资委正在积极研究和制定明年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方案。目前最新进展是实施方案依旧在制定过程中,初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