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的难事在她心里都是村里的大事;群众亲切地称她为工作倾心、办事公心、待人贴心的“三心”书记。她就是陕西省勉县人大代表、勉阳镇西寨村党支部书记高晓华。
“茅草屋、土坯房,烂泥路、人拉犁”。这是位于勉县县城北郊天荡山下的西寨村在上世纪90年代的真实写照。2008年,高晓华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一定要改变,必须得改变!”上任之初,高晓华吃饭走路都在盘算着怎样改变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
经过一个月的挨家挨户走访,她终于心里有了底,就和村“两委”一班人一同加班加点,制定了《新村建设五年规划》。在村民大会上,她作出了“两年打基础、三年甩穷帽,五年打赢翻身仗”的郑重承诺。2008年以来,全村共实施大小项目21个,总投资近1200万元。如今的西寨村由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省级文明村、全省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一类村和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2010年7月31日夜晚,一场持续1个多小时的特大暴雨使村北的一段堰渠决口,洪水夹着泥浆涌进村庄。最让她牵挂的是年过七旬的特困户郑树银夫妇。当她带人匆匆赶到时,洪水已漫入两间土墙房内。她马上组织人堵水,把老人安排到村委会住下,一直陪到天亮。
一周后,五组贫困户朱自荣的儿子在深圳打工患病身亡,高晓华第一个带头捐款,并动员全村干部群众、企业捐资,当天就将筹集的5000多元路费送到他家;为让朱家走出失子的阴霾,她主动与其结成帮扶对子,一有空就上他家拉家常、问寒问暖。朱自荣感激地说:“是高支书给了我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多年的忙碌劳累,高晓华患上了胃病和糖尿病。今年三夏禁烧期间,她因病情严重被村干部送到医院,大夫检查后建议她住院治疗,可她还是倔强地一个人从医院“溜”回村上,同村干部一起巡逻,最后实在挺不住了,就叫人在办公室里为她挂吊瓶输液、打随身带的胰岛素针。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西寨村,谁家有了困难,她都会热心帮助;哪家办红白喜事,她总要捎上一份薄礼。她为大伙儿的事成天在村上忙里忙外,丈夫心疼她,也发脾气抱怨过。高晓华却说:全村是一个“大家”,我是“家长”,就要履行好“家长”的责任。2013年,村里一位亲戚找她办低保,她当场拒绝,事后这位亲戚逢人便说:“她当了十几年的村干部,我没沾上一点光。”对此,高晓华说,既然大家信任我当干部,我就要公道办事。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