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奖公布已经半月,人们还在议论纷纷:到底是谁在打招呼操纵评奖?时下官场腐败的一个特点是公权私用,然后让组织去买单,得骂名。财政官员借权拨款,地方官员借权批地,组织官员借权卖官……结果群众就骂政府,骂党。这次是文学官员操纵鲁奖,撸这个,撸那个,直把一个好端端的鲁奖搅成一锅卤煮...
所属类别:社会 | 所属自分类: 我的文章 | 评论数(2)| 阅读数(1113) | 分享数 (0)| 转载数(0)
14-07-24 14:28:47 梁衡
清代的左宗棠是以平定太平天国、捻军、回民起义,收复新疆的武功而彰显于后世的。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死后被谥号为“文襄公”,而人们对他最没有争议的纪念竟是一种树,并不约而同地呼之为“左公柳”。可见和平重于战争,生态高于政治。环境第一,生存至上。
...
所属类别:时政 | 所属自分类: 《觅渡》连载 | 评论数(12)| 阅读数(912) | 分享数 (0)| 转载数(0)
14-05-07 16:58:23不患不均而患不明
梁 衡
又到新的财政年度结账时,其中有一项内容是世界各大国首脑纷纷公布自己的年度收入和家产变化。2013年俄罗斯总统普京收入367.2万卢布(约合64万人民币),美国总统奥巴马48.11万美元,德国总理月薪1.7万欧元,日本首相月薪205万日元(约合人民...
所属类别:时政 | 所属自分类: 我的文章 | 评论数(30)| 阅读数(4104) | 分享数 (0)| 转载数(1)
14-03-23 18:34:21 周恩来的普世价值
(本文其中一小部分已发表于2014年3月20日的《人民日报》,并另拟标题,这里发表的是全文。)
梁 衡
周恩来离开我们已近40年,但是人们还是常常想起他说到他,其亲切自然如斯人还在眼前。以至于“总理”这个...
所属类别:人民日报编辑记者博客频道 | 所属自分类: 我的文章 | 评论数(50)| 阅读数(6925) | 分享数 (0)| 转载数(0)
14-01-22 11:30:06 带伤的重阳木
—人文古树系列之四
毛泽东有一首词,里面有一句:“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今年重阳节刚过我就到湖南湘潭来看一棵树,树名重阳木。开始听到这个名字我还以为是当地人的俗称。后来一查才知道这就是它的学名。大戟科,重阳木属。产长...
所属类别:人民日报编辑记者博客频道 | 所属自分类: 我的文章 | 评论数(16)| 阅读数(2160) | 分享数 (0)| 转载数(0)
13-12-26 14:13:42到韶山参加一个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的活动,意外地发现在离毛故居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一座毛泽东图书馆。为伟人、名人建纪念图书馆,在国外几成风气,美国每个退休总统都有一座,中国却极少见。关于毛的这座图书馆也未能建在北京等大都市,而是在他家乡的小山冲里。我很好奇,便进...
所属类别:人民日报编辑记者博客频道 | 所属自分类: 我的文章 | 评论数(44)| 阅读数() | 分享数 (0)| 转载数(0)
13-11-04 10:19:57 山西出版社的同仁来商量编一本反映山西风貌和历史的书,该叫什么名字?我脱口而出:《厚重山西》。这確是我几十年来对山西的思考。大家说好,于是动员数十位作家,历时三年,梳理旧作,组织新创,终于有了现在这个本子。
厚重山西,厚在哪里?是厚厚的黄土及这黄土下埋着的文...
所属类别:人民日报编辑记者博客频道 | 所属自分类: 我的文章 | 评论数(10)| 阅读数(5000) | 分享数 (0)| 转载数(0)
13-10-17 09:33:55 中央提出反形式主义,很得民心。我们要干工作自然会诉诸某种形式。但如果总是重复形式而无实效,就招人烦。最近到陕北府谷县采访,却意外地收获一点惊喜,聊慰烦心。
评“百强”是一种形式,全国各种百强已不知几多。府谷是全国百强县,但他们没有借此形式来招摇,反倒自找其...
所属类别:人民日报编辑记者博客频道 | 所属自分类: 我的文章 | 评论数(4)| 阅读数(3405) | 分享数 (0)| 转载数(0)
13-10-10 14:40:32 中央提出反形式主义,很得民心。我们要干工作自然会诉诸某种形式。但如果总是重复形式而无实效,就招人烦。最近到陕北府谷县采访,却意外地收获一点惊喜,聊慰烦心。
评“百强”是一种形式,全国各种百强已不知几多。府谷是全国百强县,但他们没有借此形式...
所属类别:人民日报编辑记者博客频道 | 所属自分类: 我的文章 | 评论数(7)| 阅读数(4388) | 分享数 (0)| 转载数(0)
13-08-19 11:11:50 网上视频播出,普京参加完自己柔道启蒙教练的葬礼后,拒绝记者、警卫的跟随,一个人行走在圣彼得堡空旷的大街上。
他紧贴着临街的窗户,走在窄窄的有点老旧的人行道上,一会儿又跨过一条马路,跃上对面的人行道,偶有行人看他一眼,也各行其道。以我们的习惯思维,这首先有安...
所属类别:人民日报编辑记者博客频道 | 所属自分类: 我的文章 | 评论数(20)| 阅读数(5145) | 分享数 (0)| 转载数(0)
13-07-15 15:32:47 重建人与森林的文化关系
-关于创立“人文森林学”和实施“人文森林”工程的建议
人类从森林中走来,森林是人类的家。但是,自从人类走出森林,进化为有改造自然能力的人,就开始了对森林的利用、掠夺和破坏。人们以各种理由攫取森林资源,如建筑、家具、烧火、垦荒、...
所属类别:人民日报编辑记者博客频道 | 所属自分类: 我的文章 | 评论数(14)| 阅读数(2034) | 分享数 (0)| 转载数(0)
13-06-25 10:57:30 万物平等,物竞天择。树有生的权力,也有生存的能力。只要有土、有水、有阳光,树木就生长,就繁衍。专家说每一平方米土壤中就有上万粒植物的种子,每一棵树下能共生150种植物。它们为大地所厚爱,为雨露所滋润,在阳光下成长。
但是树却常为人所抛弃。本来人类是从森林中...
所属类别:人民日报编辑记者博客频道 | 所属自分类: 我的文章 | 评论数(6)| 阅读数(1911) | 分享数 (0)| 转载数(0)
13-06-13 09:56:50 徐惟诚(余心言)同志向我讲了一件事。“文革”结束不久,他在胡耀邦家中碰到一位老同志,发牢骚说:“现在无事可做了。”耀邦说:“怎么可能?共产党员永远不会无事可做。实在不行给邻居的孩子们讲讲故事总可以吧。”他记住了这件事。
惟诚同志自66岁从副部长岗位上退下后...
所属类别:人民日报编辑记者博客频道 | 所属自分类: 我的文章 | 评论数(5)| 阅读数(2094) | 分享数 (0)| 转载数(0)
13-04-17 13:43:13 文风看两点,出书有三种
—在“李瑞环《看法与说法》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我在新闻出版署工作的时候,瑞环同志分管宣传工作,当面听过他的讲话,印象很深。现在读这本新书觉得很亲切。后来我在《人民日报》值夜班,为了画版面,定占位,编辑们就...
所属类别:人民日报编辑记者博客频道 | 所属自分类: 我的文章 | 评论数(9)| 阅读数(3891) | 分享数 (0)| 转载数(0)
13-03-01 17:52:08今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他离开这个世界也已37年。政声人去,尘埃落定,对他的功过已有评说,以后也许还会争论下去。但对作为文章家的他还研究不够,这笔财富有待挖掘。毛说革命夺权靠枪杆子和笔杆子,但他自己却从没有拿过枪杆子。他手下有十元帅、十大将,一千个将军(1955年第一次...
所属类别:时政 | 所属自分类: 我的文章 | 评论数(330)| 阅读数() | 分享数 (0)| 转载数(0)
13-02-21 15:19:02 关于改进“两会”会风的两点建议
梁 衡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阳春三月,中南海红墙外的白玉兰又将绽放。每年一次的“两会”将要召开。今年“两会”与往届不同,正赶上换届,又是在十八大之后中央公布《八条》、抓改进作风之际。如何改进会风,上下关注。
...
所属类别:人民日报编辑记者博客频道 | 所属自分类: 我的文章 | 评论数(11)| 阅读数(4976) | 分享数 (0)| 转载数(0)
13-02-19 18:09:32 中国人爱松、爱菊、爱竹、爱兰,而爱梅尤甚。松耐寒而无花,竹青翠而无香,菊经霜而不受雪,兰多香而少坚。唯梅有色有味,经霜耐寒,寿比松柏,香胜幽兰。而梅中之极品犹数腊梅。
淮安周恩来少年读书处有其手植腊梅一株,现已愈百年,枝叶满院,高比屋肩。其一树六股,遒劲曲折,上下翻...
所属类别:人民日报编辑记者博客频道 | 所属自分类: 我的文章 | 评论数(4)| 阅读数(3562) | 分享数 (0)| 转载数(0)
13-02-06 16:28:04在中国历史上,凡社会变动都会伴随着文风的变化。这也好理解,文章、讲话、文艺作品都是表达思想的,形式要服从内容、表现内容。一个人在戏台上穿戏服,在球场上就穿运动服,服装随着动作内容变。正当十八大闭幕不久,十二届全国人大召开之际,各方面的工作都待一变,文风亦有一变。
文风从来不是...
所属类别:人民日报编辑记者博客频道 | 所属自分类: 我的文章 | 评论数(5)| 阅读数(4165) | 分享数 (0)| 转载数(0)
13-01-25 14:05:14 那些穿越我们心灵的文字
——读《梁衡散文大学生读本》有感
王丽梅
梁衡先生的文章是当今中入选大、中、小学教材最多的作家,也是在读者中最有威望的散文大家之一。手中有一本《梁衡散文大学生读本》,好书不厌千回读,先生的文章正应了这句话,这本散文...
所属类别:人民日报编辑记者博客频道 | 所属自分类: 我的文章 | 评论数(8)| 阅读数(4909) | 分享数 (0)| 转载数(0)
13-01-11 10:34:17 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牵动民心,人民要什么样的美,先从哪里美起?这是要回答的现实。我们理解美主要是视觉感受,先得让人能看到美,而且要美得实用。
近期到贵州普定县采访,贵州山水美丽是人所共知的,而普定外有黄果树等景区陪衬,内有夜郎湖等秀水点缀,更是美不胜收。但美不掩穷...
所属类别:人民日报编辑记者博客频道 | 所属自分类: 我的文章 | 评论数(1)| 阅读数(1774) | 分享数 (0)| 转载数(0)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