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经济 

朱波:我是博主,一席之地我“做主”

时间:2014-08-27 来源:闫志国 责编:
一日,安徽颍上论坛招聘版主,于是,我匆匆忙忙地在“招聘启示”中跟帖报了名,不大一会,论坛管理员便跟帖的回答道“等你学会打字,我就聘请你当版主!”“你明明知道我不会打字,你这不是难为我吗!”我跟帖说,管理员便跟帖道“哈哈……这是做版主的最最起码的要求了!”
打那以后,我苦心钻研打字。大概是年龄问题或“天生我才未有用”,打字不仅没有学成,反而“见网生畏”,不但远离了网络,当版主的愿望也一下子就成了肥皂泡。
“苦心人,天不负。”突一日,“中文手写输入系统”就像古人的“四大发明”一样,呱呱坠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笨人自有笨福的他,竟成了“诗仙”李白笔下乐观主义的“豪迈派”。
于是,我便开始在人民网“强国博客”、新华网“博客频道”、 法制网“法之光” 和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七一社区”等全国知名网站注册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而且都是实名注册的网名。之后,我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属于自己的业余时间,全部用在了写网络时评上,脑不停地想、手不停地写、稿不停地发……
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心里想着他自己喜爱网的网站,尤其是打开人民网,每次总是把“零”希望,作化百分之百的勇气,去尽情地浏览人民网《人民日报》电子版,当百分之百的愿望化为泡影后,再登陆强国博客,进入自己的“一席之地”,再勤奋耕耘、勤奋劳作,然后,再把博客中自我感觉良好的文章,首先通过个人邮箱发给《人民日报》评论部,时隔一星期左右,当自己亲自写下的时评被《人民日报》评论部“枪毙”或“泥牛入海”之后,我便开始往人民网“观点频道”,或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七一社区”投稿。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一些国家级网站里放飞理想、放飞希望,有成功,也有失败!
刚开始学写时评文章时,我虽然带着一片希望,大胆地把自己显得稚嫩的时评投给《人民日报》评论部,或人民网“观点频道”,或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网友声音”,但更多是还是忧虑。因为我感到不成熟的时评文章会不会让编辑大师们齿笑!
但我在写作上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努力与收获是成正比的,只是现在的努力不是现在收获,也许是在以后的某个时候;只要相信付出努力一定会有收获,
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努力,这个正比值会在我的人生中全部体现。这种信念会使我永远不会失败!”就这样,

银行财经朱波我是博主一席之地我“做主”

平日里我积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勇于拿起手中的笔,关注民生民情,反映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帮民排忧解难,心里就觉得很踏实,生活就觉得很充实。
如,2009年4月,我和一位越级访者聊天,他说中央的政策是部“好经”,可下面的干部有些却“念歪了经”。近年来,有的村镇会派出干部跟随“越级上访者”,一次耗时半个多月。每年单是稳住一个上访户的费用就花不少钱,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针对基层宁愿为了“截访”而不惜血本,也不愿对上访者的诉求正面回应这一怪现象,我试写了一篇《中央的“经”别念歪了,要变“截访”为“接访”》,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人民日报》评论部,大约一个星期后,在《人民日报》评论部编辑老师的厚爱下,一篇题为《变“截访”为“接访”》的文章竟然在“人民论坛”上变成一排排规范有序的铅印体。捧着这还散发着四溢的纸香和墨香的报纸,我无不为之感动和振奋!从此《人民日报》很多编辑老师成为我最知心的良师益友!
也许是源源流长的网络时评写作艺术默默滋润了我的心由,也许是一个又一个沸腾无垠的场面催动了他的心灵。哪里迸出生活的火花,我就奔到那里去助燃,哪里有了成功经验,我就去那里鼓与呼。
记得在2009年2月23日下午,“老掉牙”的电脑刚刚请人修好,点击《新华网》,一则《山西省焦煤集团屯兰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的不幸消息映入了我的眼帘,据报道,事故已造成74人遇难。该矿发生事故时井下共有矿工436人,有375人陆续升井。升井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和井下已发现遇难遗体的矿工共有74人。
看完这篇报道后,我立刻在博客里发表了一篇《何时走出以矿工生命为代价的血色怪圈》的文章,刹那间,被新华网管理员放到新华博客的头条,并引起新华网、人民网的高度关注,不但将此文放到网站首页显著位置,又将照片配上文字说明。一天闲来无事,放到“百度”中就这么一搜索,竟然被新加坡“联合早报网”、《世界商业日报》、“环球时报网”、“中国新闻网”、“中国博客新闻网”、“中国安全生产网”、“ 中华英才网”、“中国煤炭信息网”、“大河网”等国际国内30多家纸媒、网站转载。
新华网友“桃花朵朵”曾经说“发此博文并不说明草根的文章写得有多好,而是想说明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如今的草民也有了说话权,而且一个草根的声音照样也可以很洪亮”。
平日里,为了写好一篇上档次的文章,工作之余,学会

人权专家反腐败就是在保障人权朱波我是博主一席之地我“做主”

我均“猫”在家里不出门,有几个晚上正欲上床休息,骤然灵感降临,又急忙披衣俯案,埋头疾书到通宵达旦,终于用苦寂换来近千字的手稿。几年来,我先后在《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新华日报》、《法制日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交通报》、《安徽日报》和人民网“观点频道”及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网友声音”刊登时评文章千余篇。其中《“清欠”何须“年关”时》,后被编辑老师的推荐,居然还获得了2004年度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和安徽新闻奖一等奖。《为“现不为例”叫好》获新疆“天山清风”反腐倡廉言论征文一等奖。2010年,我还被《人民日报》.党员周刊和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评为“十大评论员”,被新华网评为“十大博友”;2011年,被法制网评为“十大优秀博主”,被广东大洋网评为“十大优秀作者”,被求是理论网评为优秀作者;2012年,又获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十大网评奖”,被法制网. 法制博客评为“十大优秀博友”;2013年度又被人民网强国博客推选为“十大博客”博主候选人,其中《八项规定为咱基层办公室主任“减负”》、《延迟退休不能搞“一刀切”》分获新华网博客频道举办的十大“年终作文”“状元写手”和“探花写手”。
苦斗,固然沉重;拼搏,固然痛苦。但我却认为,劳累是一种踏实,是一种舒心,也是一种坦然,更是一种幸福!无论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好,还是只耕耘,不收获也罢,我自始至终酷爱着自己喜欢的几个网站,因为只有打开那些网站,我就能从这些网站上获取了大量的知识信息和精神营养,不断丰富了自己的业余写作生活。大家用这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身份,在这个无拘无束的“大家庭”里,可以有说有笑、无话不谈,可以互通友情、相互学习,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写作水平也不断升华。有了无门槛、及时发布、海量存储的互联网的鞭策、激励和鼓舞,我有信心、更有能力,融入到这个天南海北的“大家庭”,继续放飞理想、放飞梦想、放飞希望!(作者朱波系安徽省颍上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

相关阅读

近日,第二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马云、马化腾和李彦宏齐聚一堂。作为一个偏向B端行业的大会,智博会呈现出来的[详细]
怎么买车最优惠?关键是选准时机。现在好消息来了,在车辆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月底到期之前,12月23日至25日,由宿迁日报社[详细]
伴随嫩北农场爱心超市社会化、人性化、制度化三项制度的良好运转,爱心超市在农场临时救助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民政部门[详细]
据国务院医改办透露, 2016年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筹资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人均新增40元中的10[详细]
中新社广州12月5日电 (王华 李洁)世界中文媒体发展论坛暨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49届年会5日在广州开幕,主题为世界形势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