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动态 

外媒:日本欲“置中国于不义” 战略市场却趋小

时间:2014-08-14 来源:骑牛人 责编:

  8月7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7日发表文章分析了日本外交取向及前景,认为日本价值观外交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意图“置中国于不义”。中日两国关系现在正处于复杂的状态当中,而日本方面所做的一系列举措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文章指出,自冷战结束以来,受国际环境变化影响,中日在重新定位和关系调整过程中磨擦逐渐增多,战略猜疑浮现,先是因小泉持续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而严重动摇,继又由于推翻在钓鱼岛问题上“搁置争议”的共识,导致双边关系降到冰点。

  安倍再次出任首相后更着力打“价值牌”。对比一下
外媒日本欲“置中国于不义” 战略市场却趋小外媒日本欲“置中国于不义” 战略市场却趋小
安倍表示要推进“价值观外交”。针对中国在海上活动日趋频繁,他呼吁依照“法治”解决海洋争端,以牵制中国。

  文章称,可见日本价值观外交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意图“抢占道德高地,置中国于不义”,从而在自身硬实力渐落下风的情况下,在国际上与中国“争夺朋友”,增加与中国缠斗的资本。

  不过文章认为这一战略的市场将会越来越小,理由有二:

  一是“价值观外交”的积极倡导者自己带头违反这些价值观。他们罔顾国内半数以上民意反对以修改宪法解释的方式解禁集体自卫权,实际上破坏了日本“宪政民主”的基础。安倍执政以来,其对待教科书问题、慰安妇问题、内阁成员于战败日参拜靖国神社的态度,都显示出他的基本是非观和人权观是存在问题的。日本领导人的这些行为将使价值观外交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失去说服力。

  二是中国新一代领导人正在大力开展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并以此为出发点对国内外政策做了大的调整。

  文章称,如今在一波波打虎行动过后,中国也在国内着手推进法治建设。另外在国际交往中,中国也提出了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强调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要严格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等等。这一切也是全世界有目共睹。(陈洪桥)

相关阅读

今年5月以来,国家与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汽车行业利好政策,助力推动汽车消费,畅通汽车产业链,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局。作为汽[详细]
作为清洁能源,氢能一直被列为是人类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终极解决方案。如今,因为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成为了氢能行业发展[详细]
作为清洁能源,氢能一直被列为是人类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终极解决方案。如今,因为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成为了氢能行业发展的催化[详细]
5月30日,在北京隆重举行的2021中国企业环境社会责任论坛上,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连心)凭[详细]
当地时间2020年12月29日,据媒体报道,泰国当天决定在2021年增加8个特别法定假日,以促进国内旅游业发展,其中包括[详细]